春秋战国时期,礼乐崩坏,诸侯争霸配资网炒股,合纵连横成为当时政治博弈的主旋律。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,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阶层——士。士不仅是一群知识分子,他们游走于各国之间,凭借自身的才能和智慧,寻求在政治上获得更高的地位。士的背景各异,有的是出身贵族的落魄后裔,也有不少是平民出身。尽管这些士人中有许多资质平庸,但他们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具活力的政治力量,吸引了各地贵族的争相招揽。贵族们之所以渴求士的加入,既可以借此扩展自己的影响力,树立贤明之名,又能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获得有利的支持,解决一些不方便亲自处理的事务。其中,四大公子尤为著名,他们分别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,齐国的孟尝君田文,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。
本文的主人公毛遂,便出自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下。然而配资网炒股,平原君赵胜的三千门客可不是空有其名,其中不乏英才。毛遂在赵胜门下待了整整三年,然而他始终默默无闻,甚至因为个子矮小而被人嘲笑。但毛遂似乎并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,依然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,吃得好,喝得好,日复一日。他的冷静与沉默,似乎在告诉人们,他的潜力还未被发掘。
展开剩余68%时势造人
然而,任何人的价值在合适的时机下都会得到展现。公元前258年,赵国与秦国爆发了长平之战,赵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损失惨重。正当赵国元气大伤,秦国趁机发兵围困邯郸,准备一举灭掉赵国。面对这场灭国危机,赵国上下既要积极备战,又急需外援。于是,赵国决定向楚国求援,而这一艰巨的任务最终落到了平原君赵胜的肩上。虽然赵胜知道,两国最近刚刚发生过冲突,局势并不有利,但他还是决定不推脱,准备带领一队人前往楚国寻求援助。
赵胜在挑选随行人员时,经过几番筛选,最终决定携带二十人一起出发。然而,由于人才匮乏,经过几轮挑选,赵胜只能勉强凑齐十九人。就在这时,突然有人站出来,提出自己愿意加入随行。赵胜见此情况,心中不禁疑虑重重,却还是出于礼貌问道:“先生在我门下待了多久?”毛遂答道:“三年。”赵胜一听,不禁更加失望,但他还是硬着头皮问:“你认为自己有何能力?”毛遂镇定自若地回答:“如果您把锥子放进袋里,它自然会露出来。”赵胜听后顿时愣住,他没想到毛遂会如此自信,并因此决定让毛遂随行,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。
锥出囊中
经过长途跋涉,赵胜一行终于抵达楚国。楚王只允许平原君赵胜一人上朝,其他人只能在阶下等候。然而,楚王由于犹豫不决,迟迟未能做出决定,合纵的提案始终未能达成。毛遂看到这种局面,深感事情紧迫,决定不再坐以待毙。他手握长剑,跨步走向朝堂,面对楚王的责问,毫不畏惧。他一方面分析了楚国遭遇秦国羞辱的历史,另一方面提到了当年合纵策让秦国不得东进的战略优势,同时也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合纵的必要性。最终,毛遂的言辞打动了楚王,楚王决定出兵支援赵国,成功解围邯郸。
当时的人们纷纷称赞毛遂的机智与胆略,有人评价道:“橹樯空大随人转,称锤虽小压千斤。利锥不与囊中处,文武纷纷十九人。”这段历史成为了现代许多人在面对工作和升职时的榜样,告诉我们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。
时机与命运
然而,毛遂的名声虽然因这次出使楚国而大振,却未能改变他命运的轨迹。仅仅一年之后,毛遂因为赵国的战事被委派为统帅,去与燕国作战,最终以失败告终,英勇阵亡。如果再给毛遂一次机会,他会选择接受这样的命运吗?答案或许是肯定的,因为他深知,作为一名大丈夫,生逢乱世,便应勇敢站上历史的舞台,为了国家、为了民族,任何机会都不应错过。至于军事不懂,完全可以请教他人,或是自己学习,但机会一旦失去,便再也不会回来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纯旭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